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致敬!特教老师“特”在哪里?

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22-09-18 11:03 459 0 0
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小众群体:他们面对的是身体或心智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与辛酸,他们的贡献与知晓度有着极大反差。他们就是特殊教育老师。

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小众群体:他们面对的是身体或心智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与辛酸,他们的贡献与知晓度有着极大反差。他们就是特殊教育老师。

自1874年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建立至今,中国特殊教育在近150载历程中摸索前行,从最初的“传教士办学”到如今加入各大高校的学科建设体系,涌现出如朴永馨、银春铭等一代代优秀的特教人才。特教老师也随特殊教育的发展从“冷门”职业步入公众视野。

特教老师之“特”,在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方式的独特性,知识结构的多元性,更在于职业理想的崇高性。特教老师长期面对来自外界和社会的质疑,特殊儿童的些许进步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巨大鼓舞。

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现有教师总数已达到1792.97万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人数为6.9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达91.98万人,师生比约1:13,远低于1:3的标准化师生比。面对日益增多的师资需求,特教老师中有人坚守奉献,有人选择离开。那些扎根一线的特教老师,不少人称自己为“理想主义者”,他们对残疾、融合、社会公正都有高于常人的理解和格局。而他们的这份理想,或许是对“有教无类”最完美的诠释。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特教老师,教导主任突然给你下达任务:“有一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到了适龄入学的年纪,明天就要来上学了。这是对他的评估报告,还有关于他身体的一些注意事项,不能吃豆类食品”云云。你忙碌一宿,为这个孩子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准备好教学用具、制作认知卡片、找玩具、找零食⋯⋯孩子初来乍到,不能急于开展教学,要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你开始用准备好的物品引导孩子,与他建立牢固的“革命友谊”,毕竟,往后的日子还很长。

每堂课的教学时长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有些是30~50分钟。课程结束,还要及时做好课堂记录。下课之后,你要与家长沟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有些是一周沟通几次,有些是每上一节课就要与家长沟通一次。沟通完,家长领孩子回家,今天就完成了一个孩子的教学训练。一天满课的话,大概会做6个孩子的训练。

在知乎网站的问题“如何成为一名特教老师”中,一则高赞回答对特教老师的日常作出了上述解读,答主“Bank”是一名在培训机构任职的特教老师,接触最多的是“星星的孩子”。

提起特教老师,他们的名字通常伴随在特殊儿童之后出现,他们存在感很低、知名度不高,因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特教老师到底是教什么的?”“他们是不是都特别有爱心?”“特教老师到底和普通教师有什么区别?”⋯⋯

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高等院校建立研究体系,特教老师逐渐步入大众视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一种新兴的“冷门职业”,特教老师的贡献与其知晓度有着极大反差。

01特殊的教育对象

特教老师的全称是“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特教老师”作出了明确、详细的定义:特殊教育教师是指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专门对残疾学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关于“特教老师”,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侧重于他们的教育对象。因为特教老师面对的是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特殊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为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语言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孤独症、发育迟缓、脑瘫、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02特殊的教学方式与专业能力

一直以来,对于“特教老师到底教什么”,很多人有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特教老师“没有升学压力,比普通学校老师轻松多了”,也有人觉得特教老师“就是陪残疾孩子们玩一玩而已” 。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提升,对于特教老师的误解很少见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达91.98万人,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人数达6.94万人,师生比约为1:13。“在英国、美国的一些康复机构里,这个数值是1:2甚至1:1。”赵勇帅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特教老师在我国的稀缺性。培养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并非易事。特殊教育在我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设仅有40年左右的历史,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知名高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长春大学等。

“特殊教育史““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心理与发展”“应用行为分析”⋯⋯这些科班出身的特教老师不仅要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的种种课程,还会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律学、医学等交叉学科,因此也成了各地特教学校争相招揽的“香饽饽”。“我的学弟学妹,有些选择出国深造,有些选择继续做研究,有些去了一线城市的特教名校当老师。”赵勇帅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本就稀缺的特教师资更难平均分配。

而非科班出身和在民营机构任职的特教从业者为了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往往会更渴望汲取相关知识。相比多年前“只要有爱心,谁都可以当特教老师”的态势,近年来特教领域提高了准入门槛。和普校教师一样,一张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自2020年起,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增设“特殊教育”学科,特殊教育也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列为教师资格考核的专项内容。

而一名特教老师的履历往往比一张教师资格证精彩得多。因为人手不够,他们时常身兼数职——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体育⋯⋯甚至要有一定的康复技能。以往的政策理念倾向于对特殊儿童进行“医教结合”,普遍认为康复是这些孩子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教康结合”开始被广泛认可,一方面突出特教老师以教育职能为主、康复职能为辅的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特教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03特殊教育的坚守


近几年,随着特教老师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份职业的热度越来越高,选择从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而离开的也不在少数。这是因为特教老师比其他职业更容易迎来“职业倦怠期”。

有的特教老师日复一日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使其感到失落挫败,“培智学校的老师要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尿裤子、拉肚子也需要老师处理,每当那时候都感觉职业理想太遥远了。”在一份针对特教老师的研究论文中,某特教老师将自己的专业身份定位为“保姆型教书匠”。

“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很多特教老师坦言这也是干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八次常委会专题会议上的发言指出,特教教师难度高、压力大,待遇普遍偏低。1956年,国家出台了特教津贴制度,当时按全部工资的15%计算。1985年工资改革时改为“基本工资”的15%,只占全部工资的6%左右,起不到吸引人才的作用,而且,中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还不在享受津贴范围内。

这种状态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出台后或将有所改善,《计划》详细列出多条举措以“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