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不会把自闭症孩子教成“机器人”的DTT长什么样?

恩启特教平台恩启特教平台
2019-08-08 10:21 1012 0 0
在家如何正确使用DTT?

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也叫分解式教学,是ABA中的一个核心的操作技术。DTT将教学目标分解成简单易学习的单一课程,来教授孩子技能。

谈到DTT,往往能听到两种声音。


有的家长非常认可DTT,“孩子在日常松散的环境中总学不会任何技能,可是单独学习一项技能,却能非常快的掌握。”
 
有的家长则认为DTT死板,不灵活。“同一个指令,给孩子一遍又一遍的训练,答对了给奖励,答错了就批评,这不就是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了吗!”
 
其实,如果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师,会更灵活地使用DTT,让自闭症小朋友也可以更容易地学会很多技能,在后期也可以泛化到日常生活场景中。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恩启IDEA教研中心的莉莉老师,她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为大家带来一篇正确灵活使用DTT教学方法的干货内容。

如何正确的进行DTT教学训练?

口述 | 恩启教学部

正确操作DTT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家长学习这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使用,这样才能对孩子有所帮助。


1、带你认识DTT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名心理学教授lovass开始尝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密集的ABA训练,并从中凝练出一套教学方式,那就是DTT(discrete trial teaching)。

DTT又被称为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分解式尝试教学法,它作为AB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达到很多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企及的“高密度、零错误教学”。
 
具体指通过强化、消退、惩罚、刺激控区、区分和泛化等行为治疗技术,增加自闭症孩子期望行为的出现,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
 
在lovass提出DTT之前,人们普遍觉得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没有学习能力。DTT的使用却证明了如果用特殊方法教授,自闭症儿童是可以学习的。
 
那么,DTT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DTT涵盖的教学范畴非常广阔,家长需要在结构化的环境中,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一对一强化训练,并且大多数的技能都可以进行训练,包括认知技能、沟通技能、游戏技能、社交技能和自理技能等。
 
此外,它不仅适用于各个年龄段,而且适用于所有人。

2、如何快速上手DTT?
 
学习操作DTT,首先来了解一些概念性知识。
 


将DTT训练方法进行拆解,具体包含五个要素。

五个要素:

  1. 指令/区辨刺激(SD);

2.辅助/提示(P);

3.目标行为/个体反应,包括正确反应、错误反应、无反应(R);

4.增强(SR);

5.停顿/教学间距(ITI)。


通俗地讲,其实就是三个环节:1.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2.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做出回答或反应;3.得到期望结果。

学习完概念知识后,接着来学习具体如何操作这套几乎万能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在桌面或其他结构化的环境中展开。

准备好教学需要用到的道具后,家长对孩子下达指令,例如对孩子说“给我杯子”,之后察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可以准确的完成动作,也就是可以把杯子递给家长,那么就得到了我们期望的结果。
 
如果家长下达指令后,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错误,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及时的给予提示或辅助,可以指一下杯子或者拿着孩子的手把杯子递到自己的手里,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同样也就出现了我们期望的结果。

这就表示第一次的尝试完成。家长还需要及时的给予小朋友强化,保证下一回合的尝试可以更容易的进行。

第一回合教学完成后,家长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小朋友进行多次尝试,直到小朋友可以熟练的掌握这一项技能。

在多次尝试之间,家长还需要把控好教学间距,并且做好教学记录。
 
学习完教学方法后,再来了解一下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事项。
 
1.需要将一种技能分解成多个较小的单元。例如,我们要教会孩子擦桌子的技能,我们需要将擦桌子这一件事分解成多个小单元,包括教小朋友认识什么是桌子,什么是抹布,以及擦桌子需要做出怎样的动作。
 
2.一次只教一个小技能,直到孩子掌握为止。如果孩子还不认识桌子和抹布,那么他当然不可能做出擦桌子的动作。如果我们同时教孩子认识桌子和抹布以及如何擦桌子,小朋友很可能因为太难而学不会。所以,我们要一次教一个小技能,当孩子认识了桌子和抹布后,再教他做出擦桌子的动作也就更容易了。
 
3.集中一段时间,反复练习学习一个小技能。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反复地进行高结构教学,达成建立行为、塑造行为和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
 
4.在训练中要进行提示,并在必要时逐渐减少提示。辅助是为了避免孩子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反应,增加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一旦孩子出现错误反应,却没有及时矫正,非常不利于塑造目标行为。当练习次数逐渐增多时,我们给予孩子的辅助也要逐渐减少,最终达到孩子可以独立完成教学目标。
 
5.使用强化方法。当孩子完成一个回合的教学目标后,我们要记得使用强化物,从而使下一次尝试的时候“目标行为”可以更容易出现。

3、DTT好像训练小动物?
 
很多家长都会对DTT教学方法存在一些误解。
 

“DTT就像训练机器人或小动物一样训练孩子”
“DTT用食物作为奖励”
“DTT非常刻板”
“只有重度自闭症的孩子才适合用DTT”
“DTT使用过多强化物,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
......


在很多家长印象中,DTT看起来非常死板、机械,也会把孩子训练成不懂感情的机器人。
 
其实,之所以造成了这些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并不了解DTT,或者在教学中错误的使用了DTT。

1、为什么“刻板”?

其实我们日常中所有的行为,都符合DTT的一个单元。在初期,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明确练习内容,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正如家长所误会的,教小朋友学习一项技能,小朋友做出正确反应后,给他一些强化物。听起来是很刻板,但重点是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刻板的去做事?

因为,自闭症小朋友的特征决定了他没有办法在宽松的、较少限制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如果学习密度太少,小朋友没有办法学会这些知识或技能。
 
所以,我们才会创造密集的教学环境,让小朋友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练习,最终学到对应的技能。

2、自然的强化才是终极目标
当小朋友大量练习了这个技能以后,我们要帮他在更为自然和宽松环境里进行泛化。

所以,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都要考虑这个目标是否能在自然生活中得到强化。
 
比如,我们通过多次尝试,教小朋友认识了杯子后,当有一天,小朋友的杯子放在了够不到的地方,他可以求助旁边的人,通过指一下杯子或者说一句杯子,旁边的人可以帮助孩子把杯子拿下来,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不同的是,在课堂上,小朋友的强化可能来自于一块吃的或者一个玩具,但在生活中,没有其他的强化物,但是小朋友拿到杯子后仍然满足了需求。
 
也就是说,DTT最后会从一个刻板的桌面教学回归到生活。

3、搭配社会性的赞美

另外,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考虑,我们拿到杯子后,需要对帮助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这就需要下一个回合可以自然的展开。

 
所以,所以我们还会在教学当中不断地搭配社会性的赞美,例如学习命名的时候,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当他可以准确回答的时候,我还会同时对小朋友说“你说对了,这是杯子,真棒!”
 
尽管,小朋友得到的强化是一些其他的奖励,但是我把我的赞美搭配在里面,长此以往,小朋友就会知道当我说到你说对了的时候,代表着会有一件好的事情发生。
 
那么,在给小朋友强化的时候,把我们的语言搭进去,把社会性的赞美搭进去。因为我们期待有一天,小朋友所有的强化都是来自于社会性的,其他人给的,而不是依靠于食物或者一个玩具来维持他的行为。
 
4、搭配自然情境教学

当小朋友学习了很多技能后,我们还会有目的在一些自然场景中让他练习,这也就涉及到了另一种教学方式,就是NET自然情景教学。

 
举个例子,有一位小朋友很喜欢踢足球,但他很难在踢足球的活动中直接学习到一些细微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就可以运用DTT教学方法让他认识例如足球、草坪、球门等物品,和一些动词,例如踢、拿、扑等。
 
我们可以带着小朋友进行“设计”好的踢足球活动,例如把足球拿过来、去草坪踢足球、把球踢到球门里等。同时,我们还可以教他一些踢球的规则,如球要踢到球门里,踢到外面或者上面、撞到门柱等都不能得分。在踢球时,也可以根据小朋友能力增加其他的技能,例如计算比分等。
 
所以,要把学习到的技能融入自然场景中,是需要做好教学设计的。
 
我们可以结合小朋友的DTT教学进行NET的教学情景设计,将小朋友学习的这些技能,去设计相应的场景,用NET帮小朋友泛化、维持,体会学习到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去怎么运用。

4、避免出现教学错误
 
DTT的教学方式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但很多教学者将它作为训练方法却经常犯一些错误。一旦在教学中出现错误的示范,那么教学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噢。
 
首先是下达指令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首先要保证下达的指令小朋友有能力做到,还需要保证小朋友有足够的先备技能,家长在发指令时要确保孩子的注意力还在,发出的指令一定要适时、及时、准确、简要、有必要性。


 
教学者在给予辅助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辅助不及时,加入很多无意识的辅助,过多的口语辅助,没有合理的撤销辅助等。
 
我们在教学中,下达指令后,通常会看着小朋友,我的视线不会跟着他的动作移动,因为很有可能我只是无意识的扫了一眼,小朋友就可以准确的观察到,这个时候他就会依赖我的辅助。
 
另外,任何辅助都是需要撤掉的,那么什么时候撤销就成了教学成败的重中之重。
 
我们需要根据孩子对技能的掌握程度,灵活的调节辅助方式。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手把手”的教学。当孩子熟练之后,撤销为“部分肢体辅助”,比如只碰触孩子的手腕、胳膊肘等部位,之后再降低为“示意、动作(模仿)”等低侵入性的辅助,直至最后辅助的完全撤销。
 
在强化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强化的及时性,小朋友对家长给予的物品或活动是否喜欢,强化时使用的语气,强化的多样性,以及家长是否方便对强化物进行管理,以保证强化效力等。
 
强化物的撤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点。强化的目的就是让小朋友能够继续进行下去的方法,但是我们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带着强化物。
 
所以,我们在初期教学时,可能使用的是1:1的强化,当小朋友可以维持一个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变动的强化,也就是间歇性的强化。以此来保证小朋友在没有强化物的时候,也可以出现预期的目标行为。
 
当某项技能成为习惯后,我们也就完成了最终目标。例如,小朋友进教室后需要脱下书包,一开始我们会给他强化,当小朋友掌握这个技能后,就可以达到一进教室就自然的摘下书包,不再需要额外的强化。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 自闭症互助圈
    自闭症互助圈

    生命全程,互帮互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