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两会公益观察丨融合教育之路:为特殊需要儿童“解困”

来源:南方周末
2022-03-17 22:30 753 0 0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关注到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交了《关于推动落实pan>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平等获得学前融合教育机会的建议》。与此同时,能够针对特殊需要儿童实现专业性教育的老师更是缺乏。

我就让孩子自己退学回来了。”52岁的飞飞妈妈说到这里时难掩哭腔。飞飞坐在旁边,一脸茫然,一岁便被确诊为智力发展迟缓的他,似乎感知不到母亲的悲伤。尽管已经长大,他至今仍然连“1、2、3、4、5”都不会写。“幼儿园没学会,老师就叫上一年级,一年级没会,叫上二年级。”

其实,送飞飞去上学,妈妈只有一个简单的心愿:让他识几个字,不会轻易被别人骗。但学校始终要求飞飞跟班上学,飞飞在学校读到了5年级,依旧未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妈妈发现,在学校,飞飞的课本有时会被老师拿给没带书的孩子,老师还会让他长时间站在阳台上以防扰乱课堂,同学常在飞飞鼻子上、眼睛周围乱画……‍

如同飞飞一样遭遇的孩子还有很多。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关注到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交了《关于推动落实pan>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平等获得学前融合教育机会的建议》。“

受困”的特殊需要儿童“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各类残疾儿童以及许多未明确归入现有残疾类别的障碍儿童,如多动症、注意力障碍、社交障碍、其他先天发展障碍。“特殊需要幼儿的平等入园保障现状不太乐观。幼儿园接受特殊幼儿的态度模棱两可,家长和孩子就陷于被动。”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师赵梅菊透露了这样一个状况。

提案中,邰丽华也写道:特殊需要儿童在3-6岁阶段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学前教育分年龄幼儿数(总计)》,2020-2021学年初全国在园残疾幼儿共计36832人,当年入园残疾儿童13361人,在园及入园残疾幼儿占同口径所有儿童总数量的比例很低。

如此低比例的残疾儿童入园数据,无疑是“不太乐观”教育现状的佐证。对此,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以下简称“晓更基金会”)理事长李红解释,接纳意愿的不足源于对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的不足,由于很多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因此他们没有信心接收特殊孩子,特别是针对能力偏弱、有挑战性行为的特殊儿童。

与此同时,能够针对特殊需要儿童实现专业性教育的老师更是缺乏。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万人,而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仅有6.94万人,较2020年只新增3000人。

而幼儿园态度模糊的另一面,是残疾儿童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困境。一位北京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已经给孩子换过很多个幼儿园。每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她便会在心中设置三个月的观察期,若发现幼儿园不合适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就会再一次更换。从她经历的现实情况来看,这样的谨慎并非多此一举。其中,有一个幼儿园声称“融合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通过照片和视频给她反馈,让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被照顾得很好。‍

直到她偶然间提前去接孩子,竟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老师守着门,不让他们去参加班级活动。“因为很忙,没有去报警、维权。”

“在城市,大部分特殊需要儿童,特别是孤独症等心智障碍儿童,在学前阶段更多是就读于很多民办康复机构”,李红基于其了解的现实状况谈到,特殊需要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仍“受困”于现实,相对较少比例的孩子能够在3-6岁进入普通幼儿园获得学前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即将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融入普通教育)。

北京市新希望自闭症支援中心主任金伊莎也表示,在实践中发现,“虽然特需孩子对于幼儿园融合教育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但从园所层面来说,满足这样的需求普遍存在困难。”邰丽华将造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低的主要原因概括为三点: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需要儿童的意愿及能力普遍不足;相关部门及相关社会主体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规律关注不足,相比康复需求对学前保育教育需求重视不足;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保障支持体系薄弱。持续推进的融合教育寻找出路的脚步并非停滞不前,而在持续推进。‍

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制订教育安置方案,逐一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

在政策推动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融合教育质量保障不断提高,学生入学状况不断改善。“但是两头的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的支持仍旧不足。”李红谈到。面对现存问题,不少社会组织都在持续寻找解决方案。

2012年,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简称“壹基金”)即开始关注保障孤独症儿童受教育问题并提交相关建议。过去5年,壹基金联合晓更基金会主要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每年都在努力推动与融合教育相关的提案。2022年选择开始关注学前教育阶段,推动提交相关建议。这样的转变是基于现实情况的改善,以及对融合教育发展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红认为,更多特殊孩子在学前获得更好的融合环境的支持,将必然提升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进一步促进其更稳定的成长发展。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并提出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进融合教育。

“今天终于到了从整个体系的角度,从整个国民教育完整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待学前融合”,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教授邓猛对《计划》解读道,“没有学前教育作为基础,义务阶段的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就走不远。”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执行主任孙忠凯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学前阶段的‘零拒绝’和搭建教育的‘金字塔’很关键。”“所有幼儿园应当承担接收本社区内特殊需要儿童入园的主体责任,保障适龄特殊需要儿童就近入园、应随尽随。‍”

在提案中,邰丽华建议将“零拒绝”政策同样应用于学前教育阶段,还提出搭建有效的“医教康”协同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系统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专业支持体系……事实上,这些建议已经在河南“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原名“郑州市福利幼儿园”,以下可简称“奇色花”)有了“实施样本”。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6年起,奇色花在每个班中按8:1的比例接收智力障碍儿童,20多年来已接纳超400名特殊需要儿童。“从顶层设计建构发展支撑体系,从行政角度挖掘培养优秀的核心团队,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从社会不同层面去做融合教育的宣传和理念倡导。”

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一级主任科员贾祎祺总结出如此四条经验。奇色花福利幼儿园总干事蔡蕾表示。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