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为什么6个月内的婴儿不能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入1800ml~2000ml的水分才能满足一天的生理需求,而喝水也是门学问,不能马虎对待。
而人生中有一个时期,在这个时候饮水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期就是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当然包括特殊儿童!
那为什么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不能喝水呢?
图片来源:一点号 凝妈悟语
普通的成年人体内水的含量是体重的55%~60%,而婴儿这一比例则高达75%,从数据的呈现就解释了婴儿为什么不能喝水的原因了。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体,包括水和果汁。
在这个时间段内,因为母乳中90%以上都是水分,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已经从奶水中获取了足够的水分。
而对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来说,只要爸爸妈妈们按照说明的比例冲调奶粉,保证充足的奶量,原则上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的,因为配方奶中就有85%以上都是水分。
婴儿喝水会致命?
每一个人的肾容量都是有限的,只能处理有限的水份,超过肾器官处理极限时,多余的水就会回到人体的血液当中。
血液中的盐分或者钠浓度就会被回流的水所稀释,一旦血液钠浓度低于每加仑0.4盎司的时候,麻烦就来了—低钠血症!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出现低钠血症时,人体细胞努力想要恢复正常的血钠浓度,于是吸收细胞外的水分,人体细胞因此逐渐肿胀的像一个气球,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症状!
临床反应如下:
神志不清
呕吐
肌肉痉挛
我们举例说明,马拉松运动员就极易发生低钠血症,他们往往会在比赛中快速喝大量的水,但并未及时补充相应分量的钠盐,以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像这样短时间内大量的饮水,多余的水分会进入人体的脑细胞,这时候你很可能出现水中毒!
据调查,美国每年有20万人出现水中毒的情况,在水中毒时,人体大脑细胞会出现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就可能造成癫痫,脑损伤,甚至是死亡!
在成年人中死于水中毒的情况是及其罕见的,一个成年人需要每小时喝2.5加仑~5加仑(1加仑=4405ml),才可能出现水中毒的状况。
但新生儿就另当别论了,新生儿的肾脏是成年人的一半,因此他们没有办法负荷太多的水分,就算是30ml的水对他们而言就是危险的毒药。
图片来源:快资讯
首先,新生儿的肾脏还在发育当中,并不能过滤摄入的水分,因此,他们摄入的水分会进入循环系统,稀释血液,体内的水分含量由此增加7%~8%。
但出现水中毒往往不是因为直接摄入大量的水分,事实上,大多数的婴儿出现水中毒时,摄入的水还不到一杯。
常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长辈们无意间过度稀释了婴儿的配方奶或者父母在游泳池里将婴儿上下托举时,婴儿不小心喝入了太多的水。
当婴儿出现水中毒的征兆时,家长应立即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医生会给孩子静脉滴入生理盐水,使婴儿的血钠平衡尽快恢复正常。
除了避免造成水中毒的情况外,还有就是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很小,要是喂多了水,自然在胃里占据了原本属于奶水的空间,孩子进食的奶量就会不断下降。
婴儿正确的水分摄取方法?
即便是到了炎热的夏天,只要母乳喂养的妈妈坚持按需哺乳,宝宝对于水分的需求同样也能靠母乳完全满足。
如果爸爸妈妈们还是担心的话,可以直接看宝宝的尿量和尿液的颜色,一天内排尿很7-8次左右,尿液不是深黄色,而是浅黄或者无色,说明水分补给是正常的,不用考虑额外补充。
图片来源:华衣网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了上火或是大便干结、干燥的现象,家长们千万不能改变冲调比例,自行尝试稀释奶粉,这很容易打乱孩子原有的电解质吸收,引发惊厥等不良后果。
如果一定要喂水,最好在两顿奶之间,但也不要喂太多。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孩子突然出现发烧、厌奶或是腹泻,这时候最好咨询医生确定需要给宝宝补充多少水量,而且腹泻时为了防止轻度脱水也是口服补液盐,不是白开水。
孩子多大才需额外补充水分?
一般6个月左右的宝宝就会逐步开始添加辅食了,宝宝可以吃泥状、糊状的食物,需要水分来帮助消化。
婴儿所需的营养的来源也不单单只靠我们的奶水或是奶粉了,这时候逐步开始让宝宝喝水即可。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我国《居民饮用水参考摄入标准量》,6个月~1岁婴儿每天需摄入水分0.9升,1岁~4岁1.3升,这里的水量指的是一天中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全部水分。
家长们可以先排除孩子一天的奶量和辅食中摄入的水分,例如冲一次婴儿米粉用了多少水,我们做一次菜泥或是肉泥会用到多少水,剩下的就是每天需要额外补充的水量啦!
6个月以后的婴儿所喝的水最好就是烧开后放凉的白开水,不要给宝宝喝含糖的饮料或是果汁,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婴儿肥胖,而且还会导致宝宝吃不下正餐,出现挑食厌食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