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浙江省“十三五”特殊教育发展规划五项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校对照《浙江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细则(试行)》,积极做好创建工作,切实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在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自评自查、设区市教育局推荐的基础上,经省评估院组织专家实地评估,全省首批38所学校成为浙江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柯城区润智学校、江山市培智学校、常山县培智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名列榜中。
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是衢州唯一一所集“聋健合一”学前与听力语言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在经费及师资保障方面都符合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学校在两头延伸方面特色亮点工作鲜明。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多次承办全国及省级研讨活动,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09年8月创办了聋健融合七彩桥幼儿园,现有10个教学班。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2013年聋健融合教育成果获衢州市首届教育创新奖;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2016年11月,成为中国和芬兰聋童融合教育项目基地,目前是中国大陆首家开展手语双语教学的幼儿园。
2016年正式开办职高部,招收全市随班就读初中毕业生,目前有7个班级,93名各类残疾学生。学校开展了“打造学生需求特色专业,构建特教职业课程体系、丰富技能社团活动内涵、创新学生创业孵化机制”的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四部曲”办学新模式;逐步解决了特殊学校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的对接性、课程开设的职业性、实习实训有效性”问题;构建了“专业学习打基础、社团活动拓视野、创业孵化助发展、放飞梦想谋幸福”的有效机制,开创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崭新局面,努力实现让残疾学生能“充分就业、体面工作、尊严生活”。
柯城区润智学校
柯城区润智学校坚持以“润泽生命、开启智慧”为主要目标,以“育自立学生、塑专业教师、建优雅校园”为核心,以孩子“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为主要宗旨,以“分科课程、活动课程”为主渠道,以“个别化教育教学”为重要载体,以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在全面发展和挖掘学生潜能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和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是“浙江省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除开设一般性课程外,还开设了钻石画、跳绳、拉丁舞和乐器等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平台。学校现已开发了《快乐跳绳》和《你行我也行》两门省级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是“衢州市文明校园”、区“群体师德创优”单位。近几来,共有39人次获各项获省、市、区一等奖,有236篇课题、论文获各级奖项,教师获市、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各项荣誉十多人次。
江山市培智学校
江山市培智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衢州市创办最早的培智学校,学校现有14个班,133名学生。近年来,学校持续提升场地保障、设施设备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两头延伸等水平。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动作康复、奥尔夫音乐、言语语言训练、心理辅导等康复功能教室,开创洗车服务、家政烹饪、加工技术、园林园艺等职业实训基地,为残障少儿在校学习、康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浙江省巾帼文明岗”“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 “衢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衢州市级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基地”。优秀教师获得全国特教园丁奖、浙江省春蚕奖、衢州市最美教育人、衢州市师德楷模、衢州市班主任标兵等荣誉。
学校一直坚持特奥体育特色品牌建设,2018年至2019年,组织学生多次参加衢州、浙江省、全国等级别残运特奥会,摘金夺银,屡创佳绩。2019年9月,获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乒乓球赛一金三银二铜。
常山县培智学校创办于2008年8月, 承担着常山县智力残疾儿童学前、义务、高中十五年教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形成了 “精诚至爱,静候花开” 的办学思想,以“办好特教,服务社会”为宗旨,树立“启聪培智,自立自强”的校风,把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社会融合定位为学校中心工作。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以研促教,近年来教师论文评比获奖80多篇,其中国家级获奖5篇 ,国家级期刊发表2篇;省级教研课题立项1项,市、县立项9项 。
学校重视学生的康复训练和体能训练。充分利用大课间开展跑操、篮球操、洗衣操、武术操等活动。2018年省第十届残运会两位学生代表县里参赛,取得4金、1银1铜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