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的科学性是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自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已证明,资源教室模式效果优于隔离式特殊教育学校(班)和全日制的普通班,特殊需要学生在资源教室常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多的正确反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京、上海以及部分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开始了在普通学校创建资源教室的尝试。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资源教室被首次正式写入随班就读政策文本,此后进入规范发展阶段。随着各地资源教室建设步伐的加快,2016年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提供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参考目录》,从资源教室配备的规范性、专业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州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自年初启动以来,采用自助申报和行政把关相结合,核定了27家单位,实现了省里要求的各乡镇小学、幼儿园全覆盖的要求,还提前布点了几个初中学校,为明年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特教指导中心积极向江苏省申请(国家)省级奖补资金170万,并自筹资金70多万,争取今年完成资源中心建设的80%。
各在建学校都非常重视,多方筹集资金对资源教室进行改建和装修。时值盛夏,各校都抓紧时间,不惧高温,持续推进资源教室的建设工作。有的学校校长、园长亲自在现场指挥。
闷热的天气让汗湿了衣服。
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好空间,注意色彩的搭配,精心挑选材料。
指导中心对各学校情况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逐个学校了解特需学生类型,在配置器材的时候有的放矢,尽可能发挥专用器材的效率。目前,全区康复和感统等设备已经制作标底,进行招投标。有望八月底完成全区资源中心建设,九月份开学正常使用。
资源教室是实现“教育是一门艺术”的实践场所,而不是针对残疾学生的训练领地。它挑战和反对学校中任何形式的歧视,接受和肯定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样化;它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学校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渗透到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策略之中,是学校重新定位与认识教学与学习本质的有效途径。
相信随着资源中心建设,我区的融合教育必将更上一层楼。